人物
时段
朝代
诗文库
答诏问鸡祸表 北魏 · 崔光
 出处:全后魏文卷二十三
臣谨案《汉书·五行志》,宣帝黄龙元年,未央殿路軨中,雌鸡化为雄,毛变而不鸣,不将,无距。
元帝初元中丞相府史家雌鸡伏子,渐化为雄,冠距鸣将。
永光中,有献雄鸡生角。
刘向以为鸡者小畜,主司时起居,小臣执事为政之象也。
言小臣将乘君之威,以害政事,指石显也。
竟宁元年石显伏辜,此其效也。
灵帝光和元年,南宫寺雌为雄,一身毛皆似雄,但头冠尚未变。
诏以问议郎蔡邕对曰:「貌之不恭,则有鸡祸。
臣窃推之,头为元首,人君之象也,今鸡一身已变,未至于头,而上知之,是将有其事,而不遂成之象也。
若应之不精,政无所改,头冠或成,为患滋大」。
是后张角作乱,称「黄巾贼」,遂破壤四方,疲于赋役,民多叛者。
上不改政,遂至天下大乱。
今之鸡状,虽与汉不同,而其应颇相类矣。
、邕并博达之士,考物验事,信而有证,诚可畏也。
臣以言推之,翅足众多,亦群下相扇助之象,雏而未大,脚羽差小,亦其势尚微,易制御也。
臣闻灾异之见,皆所以示吉凶,明君睹之而惧,乃能招福;
暗主视之弥慢,所用致祸。
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春秋》,秦、汉之事多矣,此陛下所观者也。
今或有自贱而贵,关预政事,殆亦前代君房之匹比者。
南境死亡千计,白骨横野,存有酷恨之痛,殁为怨伤之魂。
义阳屯师,盛夏未返;
荆蛮狡猾,征人淹次。
东州转轮,往多无还;
百姓困穷,绞缢以殒。
北方霜降,蚕妇辍事。
群生憔悴,莫甚于今。
此亦贾谊叹,谷永切谏之时。
司寇行戮,君为之不举,陛下为民父母,所宜矜恤。
国重戎战,用兵犹火,内外怨弊,易以乱离。
陛下纵欲忽天下,岂不仰念太祖取之艰难,先帝经营劬劳也。
诚愿陛下留聪明之鉴,警天地之意,礼处左右,节其贵越。
往者郑通、董贤之盛,爱之正所以害之。
又躬飨加罕,宴宗或阙,时应亲肃郊庙,延敬诸父。
检访四方,务加休息,爰发慈旨,抚振贫瘼。
简费山池,减撤声饮,昼存政道,夜以安身。
博采刍荒。
进贤黜佞。
则兆庶幸甚,妖弭庆进,祯祥集矣(《魏书·崔光传》。正始元年夏,有典事史元献四足四翼鸡,诏散骑侍郎赵邕以问,光表答云云。世宗览之,大悦。后数日,而茹皓等并以罪失伏法。又见《北史》四十四。)
崔鸿 北魏 · 元恪
 出处:全后魏文卷十
闻卿撰定诸史,甚有条贯,便可随成者送呈,朕当于机事之暇览之(《魏书·崔光附传》。世宗崔鸿撰录《十六国春秋》,遣散骑常侍赵邕鸿。)
呈奏《十六国春秋》表 北魏 · 崔鸿
 出处:全后魏文卷二十五
臣闻帝王之兴也,虽诞应图箓,然必有驱除,盖所以剪彼厌政,成此乐推。
战国纷纭,年过十纪,而汉祖夷殄群豪,开四百之业。
历文景之怀柔蛮夏,世宗之奋扬威武,始得凉、朔同文,牂、越一轨
于是谈、迁感汉德之盛,痛诸史放绝,乃钤括旧书,著成《太史》,所谓缉兹人事,光彼天时之义也。
晋惠不竞,华戎乱起,三帝受制于奸臣,二皇晏驾于非所,五都萧条,鞠为煨烬。
赵燕既为长蛇,辽海缅成殊域,穷兵锐进,以力相雄,中原无主,八十馀年。
遗晋僻远,势略孤微,民残兵革,靡所归控。
皇魏龙潜幽代,世笃公刘,内修德政,外抗诸伪,并冀之民,怀宝之士,襁负而至者,日月相寻,虽邠岐之太王,讴歌之归西伯,实可同年而语矣。
太祖道武皇帝神武之姿,接金行之运,应天顺民,龙飞受命。
太宗必世重光,业隆玄默
世祖雄才睿略,阐曜威灵,农战兼修,埽济氛秽。
岁垂四纪,而寰宇一同。
儋耳、文身之长,卉服、断发之酋,莫不请朔率职,重译来庭。
隐悯鸿济之泽,三乐击壤之歌,百姓始得陶然苏息,欣于尧舜之世。
晋永宁以后,虽所在称兵,竞自尊树,而能建邦命氏成为战国者,十有六家。
善恶兴灭之形,用兵乖会之势,亦足以垂之将来,昭明劝戒。
但诸史残缺,体例不全,编录纷谬,繁略失所,宜审正不同,定为一书。
伏惟高祖以大圣应期,钦明御运,合德乾坤,同光日月,建格天之功,创不世之法,开作生民,惟新大造。
陛下以青阳继统,睿武承天。
应符屈己,则道高三、五,颐神至境,则洞彼玄宗
剖判百家,基酌六籍,远迈石渠,美深白虎。
至如导礼革俗之风,昭文变性之化,固以感彼禽鱼,穆兹寒暑。
而况愚臣沐浴太和,怀音正始,而可不勉强难革之性,砥砺木石之心哉?
诚知敏谢允南,才非承祚,然《国志》、《史考》之美,窃亦辄所庶几。
始自景明之初,搜集诸国旧史,属迁京甫尔,率多分散,求之公私,驱驰数岁。
又臣家贫禄薄,唯任孤力,至于纸尽,书写所资,每不周接,暨正始元年,写乃向备。
谨于吏案之暇,草构此书。
区分时事,各系本录;
破彼异同,凡为一体;
约损烦文,补其不足。
三豕五门之类,一事异年之流,皆稽以长历,考诸旧志,删正差谬,定为实录。
商校大略,著《春秋》百篇。
至三年之末,草成九十五卷。
常璩所撰李雄父子据蜀时书,寻访不获,所以未及缮成,辍笔私求,七载于今。
此书本江南撰录,恐中国所无,非臣私力所能终得。
其起兵僭号,事之始末,乃亦颇有,但不得此书,惧简略不成。
久思陈奏,乞敕缘边求采,但愚贱无因,不敢轻辄。
散骑常侍太常少卿荆州大中正赵邕忽宣明旨,敕臣送呈。
不悟九皋微志,乃得上闻,奏敕欣惶,庆惧兼至。
今谨以所讫者,附臣呈奏。
臣又别作序例一卷,年表一卷,仰表皇朝统括大义,俯明愚臣著录微体。
徒窃慕古人立言美意,文致疏鄙,无一可观,简御之日,伏深惭悸(《魏书·崔光附传》。鸿以其书有与国初相涉,言多失体,且既未讫,迄不奏闻。鸿后典起居,乃妄载其表。又见《北史》四十四。)